各位设计师
大家好!
说起安腾雄忠
相信各位会马上联系到“清水混凝土”
建筑学上定义:
“清水混凝土,又称素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属于一次成型,现场浇筑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
然鹅,机智的吃鸡群众早就看穿了一切
这其实不就是普通混凝土嘛!
叫兽们真会玩!
那么,普通的混凝土
为何来到安腾这里就“变样”了?
其实安腾只是对混凝土最终的
视觉、触觉效果有着特别的要求
承包商需要自己动脑子
来满足他的这些苛刻的要求
总的来说,要做出安腾混凝土
有以下三大关键点
1.前期必须处理好。
如平整度,涂脱模涂料,做防渗透处理
2.模板描杆笔直,尺寸一致,位置正确。
3.混凝土必须充分振捣以避免气泡
且采用均匀级配的混凝土。
已趋向一件精益求精的工艺品
一种普遍材料
在安腾老师手中能玩出如此高的知名度
不得不感叹工艺手法
对材料处理之重要性
那么,混凝土还能依靠什么工艺
来玩出新花样?
可算扯回正题了
混凝土曲面形态工艺
了解更多,请往下滑动!
薄壳结构,是建筑学上的术语。壳,是一种曲面构件,主要承受各种作用产生的中面内的力。
薄壳结构就是曲面的薄壁结构,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为筒壳、圆顶薄壳、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材料大都采用钢筋和混凝土。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流畅曲面造型线条外形
往往比方正的建筑形体要更吸引人
比如
▼霍奇米洛克餐厅
▼帕尔米拉教堂
▼米拉格罗萨教堂
▼Bacardí 瓶装厂
▼圣莫妮卡教堂
在过去,蜿蜒的曲面建筑形态
远不如方正横平竖直的建筑形态来得普及
很大程度在于,因为工艺的复杂
过度依赖工人的经验及技术和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因为浇筑混凝土曲面时
需要大量不可重复利用的木结构和泡沫做支撑
造价的 60% 耗费皆在施工成本上
让很多项目主对其望而止步
但在60年后的今天
一群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
利用数字设计和数字建造的方法
成功地建造了一个超薄的蜿蜒曲线混凝土屋顶原型
这一新的突破有望改善原工艺的高造价
及复杂性的问题
这个曲面屋顶是一座名为Hilo的屋顶公寓的一部分,它会在明年被建造在一个位于瑞士迪本多夫(dübendorf)EMPA and EAWAG 公司的生活实验楼的住宅上。
改屋顶结构高 7.5 米,表面积 160 平方米
它解决了原工艺材料浪费的问题
取代原本木结构的是钢丝绳网
它由可快速拆卸安装
可重复使用的脚手架撑起
整张钢网重 500 千克,织物重 300 千克
共 800 千克材料就能负担 20 吨湿混凝土的重量
支撑力巨大
当研究人员把这种轻盈的结构
与智能和自适应的机械臂建造系统相结合
它就变得很薄,平均厚度只有5厘米
无疑这能省下更多的材料
研究小组的教授 Philippe Block骄傲的说:
我们已经证明,
使用轻巧、灵活的模板
可以创建一个激动人心的薄壳混凝土结构
不会浪费大量的材料
这个自我支撑、双重弯曲的薄壳层顶由多层组成:
安装在内部混凝土层之上的
保温层、冷却层和绝缘层
尽管研究小组解决了材料浪费
及原构件的不可重复使用性
但在工人的技术娴熟要求上仍没解决
因为在钢丝网层上浇筑一层较薄的混凝土
无疑需要工人娴熟的技艺
让其不至于过稀或过干
这一重大突破无疑给曲面建筑形态
带来一缕春风,不禁让人联想
曲面混凝形态有望批量制做
了解完新工艺
再来看看它较为原始的建造方式吧
这是来自日本建筑大师
伊东丰雄设计的岐阜县市政殡仪馆
该项目位于一片宁静之地,周围群山环抱,南侧有郁郁葱葱的植被,北侧面向一个池塘。
设计主旨要求在此创造一个神圣的空间,用来向已故的先人致以最后的敬意,同时精巧地将公园墓地周围的景观融合进来,成为一体。
应设计要求
设计团队要建造一个与周围景观相和谐的
带有曲线型屋顶的建筑物
创造一个宁静安定的场所
换句话说,设计团队做的形态是山的延续
施工现场,从利用木材搭建浇铸模板
到在模板上铺设结构钢筋网,再到浇铸拆模
最终完成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该工艺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无论是安腾的清水混凝土,还是曲面形态混凝土
无一不启示我们,只有掌握或发掘了全新的工艺
才能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或者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设计标签!
最后
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工艺的进步吧!
“开普顿Bosjes Chapel小教堂”
来结束本期分享
授权自:材料在线
公众号ID:material-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