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金融首席风控官漆瑾声认为,央行信用评分是一个针对全体有征信人群的通用型评分,覆盖量大,样本时间跨度长,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性。但央行征信评分不会取代各家机构自己的信用评分。
漆瑾声认为,原因在于,各家银行机构有自己独特的客群。作为一个覆盖所有征信人群的评分要兼顾全体,在局部客群上不可避免会失去一些聚焦性或针对性。央行征信评分的开发样本主要来自于银行的传统优质客群,对于风险相对下沉的人群模型效果会偏弱一些。这部分客群非银行传统客群,是目前市场上“助贷”机构的主要放贷对象。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客群,比如小微企业客户,模型也会比化模型效果要差,这是模型样本偏差性造成的。
“央行的征信评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健全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不是专门针对各类不同贷款产品的具体业务目的而开发,商业目的要淡一些。”他表示,具体到各个细分客群、细分产品的信贷业务,各家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定制化评分更有针对性,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