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商 CCP 宣布,旗下的网络游戏《星战前夜》(EVE)会在 4 月份宣布一个全新的任务,在这个任务里玩家可以帮助真实世界的天文学家寻找地外行星。
先来说说这个奇怪的游戏《EVE》。冰岛游戏开发商 CCP 开发的《EVE》游戏背景是一片太空,玩家可以在这里采矿、冶炼金属、交易材料、建造飞船、和敌人战斗。不同的是,在一般的多人在线游戏里,玩家更像一个游客,比如你从商店买了一件武器,这件武器其实只是系统创造出的游戏数据。但在《EVE》里,你购买的某个零件是另一个玩家制造的,所需的材料可能也是其他玩家采集的。
简单的说,玩《EVE》就像是以另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参与进了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里你碰到的对手和伙伴,也都是真实的人。就像真实的生活一样,在这个世界里学习某项技能不再是金光一闪就完成了,而是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建造大型飞船需要很多玩家通力合作,需要的材料在游戏内的公开市场上交易,游戏里的经济系统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开发的,和真实世界的期货交易没什么不同;建造飞船花费的时间可以以月计算,但当战争爆发,花了再长时间建造的旗舰一旦被击沉,剩下的就只有星尘。
在这样的背景下,《EVE》游戏里的玩家其实非常“闲”。就像真实生活一样,游戏里等待工程完工,或是飞船飞行到目的地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闲聊、发呆和看电影。
玩家们有多闲呢?去年年初,《EVE》上线了一个“发现计划”(Project Discovery)。游戏内剧情解释道,一个神秘的种族入侵了这个宇宙,大战一场之后留下了很多遗体。为了研究这些外来物种的目的,需要玩家们分析他们留下的蛋白质特征。参与这个任务的玩家能看到一张张蛋白质的荧光显色显微图片,需要将它们按照不同的特征来分类,完成的多的会奖励游戏内货币和经验。
但实际上,玩家们看到的这些图片,是人类蛋白质组图谱项目(Human Protein Atlas project, HPA)需要处理的真实蛋白质图片,“发现计划”本身就是开发商 CCP 和人类蛋白质组图谱项目组的官方合作项目。
2016 年 1 月,EVE 在测试服务器上开始测试这个“发现计划”小游戏。出乎意料的是,玩家很稀少的测试服务器上一个周末就完成了 22000 张分类。3 月,EVE 唯一的世界服务器“发现计划”,结果第一天就获得了 463936 份答案,三周之后就完成了预先准备的 400 万个样本,一个月后完成了接近 800 万次分类,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 2500 万。以结果计算,《EVE》的玩家为人类蛋白质组图谱项目节省了 163 年,但实际上,这款冷门硬核游戏的平常的在线玩家也不过是 2、3 万人而已。
未来要上线的这个寻找地外行星的新项目,是 CCP 和日内瓦合作的项目。目前公布的细节是,玩家在游戏里闲暇时能接受到真实世界的天文数据,通过不同玩家之间对这些数据的不同判断,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会将它们用于对于地外行星的探索。具体的玩法和细节,日内瓦大学荣誉教授 Michel Mayor,也是 2017 年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将在 4 月份《EVE》的年度大会上进行详细介绍。
瑞士天文学家 Michel Mayor 1995 年首次发现了其他环绕类太阳恒星的行星飞马座 51b,2007 年参与发现的格利泽 581c 是人类第一次确认位于“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距离地球只有 20.5 光年。
总的来说,2003 年上线的硬核游戏《EVE》聚集起来了一帮最硬核的玩家,参与进了一项非常 Geek 的项目,在人工智能不够成熟的现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确实是一件挺酷的事情。而且,这件酷事未来还会继续下去。略微遗憾的是,EVE 的中国服务器并不会参与到“发现计划”中来,想参与的玩家需要去世界服务器玩耍。
题图/NASA 地外行星探索项目开普勒望远镜/Wikimedia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