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个试剂盒,抽一滴血就能测到肿瘤标志物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个试剂盒,抽一滴血就能测到肿瘤标志物

浏览:74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8-27 分类:新闻中心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帮助医生进行癌症的筛查已经是体检中常规的一个项目了。现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罗永章团队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上有了新进展,他们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 90 α 的试剂盒。 患者只需要抽取 2 毫...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帮助医生进行癌症的筛查已经是体检中常规的一个项目了。

现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罗永章团队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上有了新进展, 他们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 90 α 的试剂盒。 患者只需要抽取 2 毫升血液就能进行癌症监测,整个检查过程只需要 3 个小时。

不过,它并不像近日媒体报道的那样仅通过一滴血就能监测出癌症。这种试剂盒更多的只是起到一个辅助诊断的作用,它主要被用于癌症的病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上。

相较于传统的 CT 影像等传统的监测方法,这种方法所需要的费用更低,且能经常性使用。

肿瘤标志物本身是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由机体在肿瘤细胞作用下产生并能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种物质。

从 2009 年开始罗永章的研究团队开始介入到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在 2013 年他们联合 8 家医院,收集 2035 例样本对热休克蛋白 90α 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证明它能作为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又在 2016 年完成临床研究中证明它能被用于肝癌患者的检测中,并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临床中使用。

不过目前这个能检测热休克蛋白 90α 的试剂盒仍处于实验产品阶段,而肿瘤标志物也只是检测癌症的其中一项指标,它仍然不能取代传统的病理学检测手段。

目前医生往往通过血常规检查中血细胞数量、血蛋白测试及血液中的癌细胞检查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判断。但仅靠这些血液检查的数据医生仍不能完全确证患者是否患有癌症。

浙江省肿瘤医院的苏丹在此前接受采访时称,目前癌症的临床诊断仅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数据进行判断还不准确,诊断时医生仍需要结合 B 超或 CT 检查、病理等传统手段进行判断。

题图 pixabay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